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在宜昌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 2008-11-10 作者: ]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挂靠在中国水科院结构材料研究所)主办,中国水科院结构材料研究所承办的“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于2008年10月28日~31日在湖北宜昌峡口风景区龙泉山庄大酒店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行业系统,从事工程管理、教育、科研、设计、施工和技术推广等的124名代表参加了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议征集到论文100余篇,涵盖了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研究和应用的各个方面,“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调研和分析、针对实际工程的耐久性研究成为亮点;从中遴选出97篇论文,按“趋势与综述(15篇)”、“耐久性研究(42篇)”、“工程应用、评定与补救(24篇)”、“其他相关研究(16篇)”等四部分分类,汇编成《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另外,论文还收录了美国ACI201委员会发布的08版Guide to Durable Concrete(ACI 201.2R-08)及世界著名混凝土专家P .K .Mehta 的Building Durable Structures in The 21st Century、Built to Last a “1000 Years”的译文,供会议交流参考。

    10月29日,中国水科院结构材料研究所所长鲁一晖教授、中国长江三峡建设开发总公司科技环保部副主任李文伟教授以及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覃维祖教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谢永江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冷发光博士、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王东林高级工程师等出席了开幕式。中国水科院结构材料研究所所长鲁一晖代表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会议承办单位致欢迎词,并做了题为“丰满大坝长期安全性评价与全面治理研究”的特邀报告;中国水科院结构材料研究所副所长作为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持了会议开幕式,并作了“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应用和发展趋势”的主题发言。30日上午,中国水科院结构材料研究所刘艳霞博士,刘晨霞工程师分别作了题为“大坝全级配混凝土抗冻性试验研究”、“大坝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膨胀预测模型研究”的交流发言。

    31日上午,在中国长江三峡建设开发总公司科技环保部刘玉山高级工程师陪同下, 86名参会代表兴致勃勃地考察了雄伟壮观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至163m高程)。

    学术会议期间,还召开了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的换届工作会议,由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改新汇报了第四届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并成立了第五届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鲁一晖所长当选为第五届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