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2022年9月25日,材料所组织进行了面向社会公众及本单位研究生的“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活动。本次活动是中国水科院参与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一部分,也是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水工程建设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水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科院水工混凝土材料重点实验室”等材料所所属实验室科普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科普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和水利部的科技创新平台,在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中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重点实验室的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面向公众进行科学普及工作,提升全社会科学素养。
本次科普活动运用贴近受众的形式,现场参观与专题讲座相结合,以便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大家首先参观了中国水科院延庆试验基地工程力学综合试验厅,技术人员向大家介绍了实验室的整体情况、历年来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及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技术支撑作用。1500吨大型万能试验机、X射线混凝土CT系统、超大范围全景荧光显微成像系统、沥青混凝土冻断试验设备等功能各异的先进检测仪器和设备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并就自己关心的问题积极提问。
随后进行了 “低热水泥混凝土建造无缝大坝” 科普讲座。技术人员从“什么是无缝大坝”出发,结合科技人员与混凝土裂缝的对抗历史,建造无缝大坝是水利水电人的梦想等观点,通过生动有趣的PPT演示,解释了水泥水化热对混凝土开裂的作用,展示了低热水泥的研究和从三峡大坝开始在工程逐步应用发展,及世界首次全坝应用低热水泥完成了我国重点工程——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的建设,最终实现了建造“无缝大坝”的辉煌过程。该实例告诉大家,新材料的发展终将不断推进社会的重大变革,研究生作为未来的高端研究人才,更应在新理论突破、新材料开发、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做到全社会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
参观人员表示,通过参加本次活动,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科研创新助推国家战略等方面留下了深刻印象,感受到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魅力!
作为研究生,在此次科普活动中深有体会!他们表示,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奋斗和担当。此次科普活动让他们体会到了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的水利精神,同时激发了科研工作努力奋进的热情。
材料所将持续积极开展面向不同受众的科普推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