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禹门口灌区二级干渠工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工程等级为III级,输水流量为14.5m3/s。干渠有14座渡槽。渡槽跨径一般为10m,上部结构为简支,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排架。禹门口灌区二级干渠渡槽已运行近20年,目前建筑物存在老化病害现象,出现了诸如混凝土剥落、冻融破坏、碳化严重、钢筋锈蚀、裂缝等,这些缺陷已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限制了工程效益的发挥。未来该工程将作为禹门口提水工程的一部分,对工程的安全性和输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受业主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按照相关规范,对该工程所属的1-13#渡槽和常好渡槽等十四个渡槽进行了现场安全检测、结构复核计算、评估分析及建议修补加固的方案,以便为这些工程的更新改造提供技术依据和支撑。本项目于2013年3月底启动,2013年5月14日,项目成果通过中期成果验收,成果达到业主要求。